110_pages-to-jpg-0001

懂得聰明消費的年輕人會透過App找到一些平價替代的方法,可以省蠻多錢、得到實質相當接近的物件,通常這是以不同品牌的製品替代,但本篇介紹的C379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特例,我覺得NAD原廠根本就是故意讓C379(本體售價 46,800元)成為C系列綜合擴大機旗艦C399(本體79,900元)的平價版本,本篇會有功能、硬體、性能與聲音表現的比較。

C379的設計融合了傳統與先進技術,它是一部內建數類轉換電路的綜合擴大機,有包含黑膠唱盤與Line In完整的正規類比前級電路。C379是目前少數配備HDMI eARC的綜合擴大機之一、因此能以音響系統替代電視機喇叭發聲,用法就跟Soundbar一樣簡單:能隨著電視開關機、能用電視機的遙控器連動控制音量、家中長輩小孩都會用,而且正規音響系統的音質與能量都會比Soundbar好很多。

強烈建議加購MDC2 BluOS-D模組、一舉獲得串流與Dirac Live

C379本身就已經內建藍牙,倘若您需要完整的音樂串流功能,可以選購安裝NAD出品的MDC2 BluOS-D模組(20,900元),這塊模組跟C399用的一樣,我認為很值得安裝的理由不只是因為它讓C379變成有「內建串流播放機」、模組價格比大多數串流播放機都便宜,並且還添加很多玩家想擁有先進的空間校正技術Dirac Live。NAD的BluOS-D模組本身已經附送價值159美元的Dirac Live LE(校正範圍20Hz至500Hz),還包括價值59美元的測試麥克風與USB轉接器。

我個人認為對多數玩家而言Dirac Live LE已經非常夠用,足以修正喇叭緊貼背牆、靠近牆角邊界增益疊加之後的多餘低頻能量,以及room mode在特定低頻頻率造成的低頻駐波峰值與凹陷,500Hz以下實際也包含中頻下段、幾乎已經涵蓋男高音的音高,倘若用家聆聽空間的左右兩方牆面很不對稱(客餐廳空間常見),還可以考慮在Dirac商店花99美元升級全頻版,這樣就能確保精準的聲音結像與音場對稱性。

從串流、數位音訊處理、數類轉換到前級前段都與同系列旗艦完全一樣!

到底C379和C399有多像?直接比較電路最實際(過去評鑑C399我已經拆機看過電路了)。兩者配備同款BluOS-D模組,因此串流功能與數位音訊處理含Dirac Live與低頻管理(超低音與左右聲道喇叭之間的數位分頻)完全一樣。在數類轉換電路方面,本機在DAC之前先用TI SRC4190把取樣率小於或等於96kHz上轉至192kHz/24bit(改善線性、擴張動態),再用高階384kHz/32bit DAC晶片ESS ES9028Q2M做數類轉換,其後的I/V Buffer選用TI OPA1664(具備低噪音、低失真與寬頻響應特性)搭配被動元件作為數類轉換電路的輸出段,看到這裡,C379都是完全比照上位機C399辦理,沒有差別!

這還沒完,在前級電路部分C379以金屬盒做屏蔽的Phono Stage,以低失真、低噪音的日清紡NJW1194做輸入選擇、高低音調整與音量控制到此還是跟C399完全一樣,直到前級的高電平放大電路才開始有差別,此處C399用的是FET輸入的TI OPA1654運算放大晶片,C379則是使用頻寬上達10MHz、輸出大到可以驅動耳機的運算放大晶片OPA1688,這麼做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動態還是更厚的聲底?我想只有設計者能給標準答案。

110_pages-to-jpg-0002

自製的電源電路、後級輸入緩衝放大與訂製版的UcD

在功放電路部分,身為C系列旗艦的C399用Hypex Ncore NC400訂製版模組作到每聲道180瓦的額定輸出、這已經很接近大功率後級的推力了,NAD C379想得更務實一些:功率規格不灌水、多數玩家就夠用。它配備Hypex UcD 102 V1 NAD特別訂製版模組、達到每聲道80瓦的額定功率。80瓦夠嗎?只要規格實在,對大多數用家就夠,C379全功率輸出的全頻段總諧波失真不 到0.03%,且有瞬間高電流輸出能力,我計算了一下:若搭配靈敏度88 dB/2.83v/1m的中效率喇叭、一 對喇叭同時輸出的最大音壓可以達到110分貝(@1m),開大聲聽已經有可能讓鄰居來敲門了。C379還有橋接成單聲道輸出(變成300瓦)的功能但我不想多說,因為真想要更大的功率不如直接選擇C399還比較省事。至於電源電路仍然是由NAD自家研製的交換式電源板,所以大家別以為用了UcD聲音就一樣,正因為電源電路、客製的UcD與後級前端(UcD之前)NAD自己做的緩衝放大電路跟別人不一樣,聲音表現也會很不一樣。

Dirac Live LE用家必學的調校技巧

這回我在試聽之前用Dirac Live LE作空間校正,只是把BluOS-D模組隨附的測試麥克風插上C379機背的USB端子,再用手機開啟Dirac Live的App操作,沒有使用我手邊更精準的測試麥克風接筆電測試校準,這是為了更接近多數玩家的使用情境。在程序結束前我設定了兩組Dirac Live校正的Filter,第一組就是按照測試程序一路做到底,第二組則是基於過去使用Dirac Live LE的經驗:由於它的頻響校正是以衰減頻響曲線上突出的峰為主,而LE校正500Hz以下頻段之後都會使校正頻段level低於500Hz以上,所以會造成校正後聲音變單薄的狀況,我的作法是把目標曲線提高約4dB,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好的三頻均衡性,並且Dirac仍能達到消除駐波峰值、優化左右聲道對稱性的目的,而且讓低頻豐富一些能補償人耳等響度曲線、在住宅區以較小的音量欣賞音樂會有更好的聽感均衡性。

110_pages-to-jpg-0003

充分保有傳統風味,聽起來還真像C399!

可能有人不加購MDC2 BluOS-D模組、沒有Dirac,所以我先試聽沒有Dirac校正的狀態:完全不意外,NAD超資深品牌的調聲功力讓這部D類綜擴聽起來根本就像是一部線性放大(AB類)擴大機,不僅不生硬,還明顯保有英系美聲風格的最主要特徵「以柔和、溫暖、濃郁的中頻與頗有厚度中低頻為主體」,它微微收斂了高音的刺激性成分(辛辣嘈雜的程度降低),

把音量開大,低頻寬鬆、飽滿,相當快的低音速度與清晰的線條顯示出它優異的驅動力與控制力,這回試聽我以它全頻驅動Pioneer S-1EX落地喇叭(沒加主動式超低音),只要音量沒有開到超過額定功率之前,整體的聲音厚度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喇叭是用大功率的AB類後級在推。實際聆聽古典音樂、1970年代的流行音樂與1960年代的爵士樂,雖然在今天大部分都是以音樂檔 的型態存在,但C379還是能讓我感受到類比錄音母帶的質地與風味,音色的年代感(古早味)比多數綜合擴大機更強烈。

以本機未經過Dirac校正、擴大機的聲音本質來說,我相信它能讓過去曾經買過、聽過NAD的老玩家(特別是20年以上資歷的)感受到熟悉的老味道,在保有品牌傳統風味的同時又能察覺高頻更精細、更有力道、低音的解析度也高很多。雖然我很清楚本機的功放電路與C399等級有別,但老實說這兩年來我覺得NAD訂製版的UcD模組音質已經漸漸追上Ncore(我說的不是更新的NCOREx),我個人認為C379的音質與性格真的蠻像C399,C399的聲音更厚聲、濃郁、更成熟、較擅長表現古典音樂,而C379則較為年輕一些、流行音樂顯得比較鮮活。

Dirac Live校正讓C379表現出另一種聲音性格

緊接著聽Dirac Live校正後的聽感。如果真的就是按照測試程序一路做到底的Filter設定,確實達到消除低頻駐波的效果,但我相信很多玩家會覺得太清爽(不客氣說就是低音太薄),所以我很快就切換到前述把目標曲線(500Hz以下)拉高4dB設定的第二組Filter,這樣低頻量感聽起來就與Dirac Live Off很接近,並且去化了room mode低頻駐波造成的轟鳴,有趣的是這樣的設定讓C379變換出第二種聲音特質;相較於Dirac Live Off濃密的聲音,此時的聲音顯得更年輕、清爽些,中高頻顯得較有光澤,音場也變得較為通透,音樂演出空間的深度感(縱深)更好。

很重要的一點:以往我總覺得大多數擴大機在使用音場校正的狀態下雖然有效改善了頻響與時間相位特性、這也是多數用家覺得聲音表現變好的原因,但對於很擅長喇叭擺位、很重視音樂音質的玩家來說,只有大部分製品使用空間校正都會造成相當程度的音質減損,我原以為C379開啟Dirac Live也會如此,但C379開啟Dirac Live的音質減損卻遠低於我的預判(我相信大部分玩家聽不出來),在這個價位帶的綜合擴大機打開空間校正、播放音樂的音質還能這麼好,這是我過去評測相近價位製品沒有遇過的狀況。

110_pages-to-jpg-0004

最佳推薦

NAD C379是目前配備Dirac Live價格最便宜的綜合擴大機之一,它很擅於表現古典音樂、爵士樂與類比錄音時代流行音樂的韻味,同時能藉由Dirac Live校正讓用家聽見正確的頻響、乾淨俐落的低頻,充沛的推力能把當下的流行音樂表現得很有活力,真的是音響性、音樂性俱佳的平價製品,它完全有資格獲得我們的最佳推薦,我認為它相近價位的最強勁敵是自家兄弟C700 V2(自帶BluOS串流功能但Dirac Live與測試麥克風要另外付費添購),以聲音表現(包括音質與推力)而言,我認為C379有大哥(C399)風範、表現在C700 V2之上,但是人家C700 V2就是長得比較好看啊!該怎麼選,就留給玩家們傷腦筋了。

進口代理│迎家 02-2299-2777

文章出處:

NAD C379 可升級串流機能與Dirac Live、音樂性與準確性兼備 文╱陸怡昶《新視聽 360期 最佳推薦》

相關連結:

NAD C379 – 數位綜合擴大機 官網商品頁面